中信建投發(fā)布研究報告稱,電源端投資已進入高景氣周期,輸變電核心一次設備量利齊增,網內輸變電采購總額高增,前兩批次同比+50%以上。供給方面,產量增速不及需求增速,供需偏緊,整體表現(xiàn)出量利齊增的趨勢。繼續(xù)看好電源投資,電力一次設備,特高壓(項目推進帶來的結構性機會)等。
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: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發(fā)電端,電源端投資已進入高景氣周期。
2020年起風電光伏投資額顯著提升,2023H1電源投資累計同比高增53.8%。東方電氣為電源裝備行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,將充分受益于電源投資增長。
輸變電端,核心一次設備量利齊增。
需求側:1)網內輸變電采購總額高增,前兩批次同比+50%以上。2)網外市場由風電、光伏等新能源裝機高增帶動變壓器等需求旺盛。
3)海外需求高增,H1變壓器、高壓開關等出口額增速超25%。供給側:1)核心原材料(硅鋼、銅)價格下行,疫情影響消除,毛利持續(xù)修復。
2)產量增速不及需求增速,供需偏緊。整體表現(xiàn)出量利齊增的趨勢。特高壓方面:已有3條直流線路開工,前兩批設備采購額143億元,遠超同期。新能源大規(guī)模外送消納需求下,預計后續(xù)新增項目將持續(xù)落地。整體來看,輸變電一次設備呈現(xiàn)量利齊增趨勢;格局穩(wěn)定頭部集中;高電壓產品價值量、技術壁壘、獲客成本均較高,收入彈性較大。
用電端,關注海外增量市場:
1)電表:國內電表采購量增長承壓,國網第一批招標量下滑30%左右;電表新標抬高單價,同比+13.3%。得益于海外電力信息化提速,智能電表滲透率處于低位,海外計量產品市場空間寬闊。
2)電網信息化:新型電力系統(tǒng)對電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風險提示:
1)需求方面:國家基建政策變化導致電源投資規(guī)模不及預期;電網投資規(guī)模不及預期;新能源裝機增速下降導致對電力設備需求下降;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等;兩網招標進度不及預期;特高壓建設推進進度不及預期等。
2)供給方面:銅資源、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;電力電子器件供給緊張,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。
3)政策方面:新型電力市場相關支持力度不及預期;電價機制推進進度低于預期;電力現(xiàn)貨市場推進進度不及預期;電力峰谷價差不及預期等。
4)國際形勢方面:能源危機較快緩解、能源價格較快下跌;國際貿易壁壘加深等。
5)市場方面:競爭格局大幅變動;競爭加劇導致電力設備各環(huán)節(jié)盈利能力低于預期;運輸?shù)荣M用上漲;
6)技術方面:技術降本進度低于預期;技術可靠性難以進一步提升等。
7)機制方面:電力市場機制推進不及預期;現(xiàn)貨市場配套輔助服務、容量補償、峰谷價差等不及預期;虛擬電廠、需求側管理等新興市場機制不及預期等。